四川大学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
考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
科目代码:
适用专业:中国语言文学
(试卷共5页)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模拟测试卷-(点击查看)
1
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基础知识
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一)理论知识:
1.(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
2.从文学作品的文本共性入手,由表及里可把本文分为三个层面,即(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3.“隐含读者”是德国文论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
4.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著名的“艺术生产理论”。
5.后殖民主义三剑客分别是(霍米巴巴)、(斯皮瓦特)、(萨义德)。
(二)写出下列作者:
1.《沧浪诗话》:严羽
2.《传统与个人才能》:T·S艾略特
3.《精神分析学导论》:弗洛伊德
4.《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尧斯
5.《论文学》:斯达尔夫人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术语、它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是华夏抒情文学与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后历经刘勰、王昌龄、王国维等文人学者的补充、发挥,意境的概念也就逐渐丰富起来。现在讲的意境是其最初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的: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同样,它也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
2.复调: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建立在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解读基础之上的主要观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主人公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之间、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巴赫金借用音乐学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现象。
3.移情:
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它的创立者和代表是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主张把我们人的情感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悟,因而令我们感到美,即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到人物身上,使之亦有,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移情作用侧重于主体心理功能和体验,把主体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突出了对创作主体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