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焦虑,我们并不陌生。在人的成长经历里,或多或少有过焦虑的情绪。有的人心比较“大”,偶尔的随性放纵就能自我消化排解,而有的人则难以释怀,更甚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先从一个故事说起。
01你吃穿不愁,有什么可焦虑的
大学舍友大苓,是个在外话不多、一说话脸就红,有点小玻璃心的女孩。她在宿舍却截然不同,叨叨不停,特别是谈及学校里某高颜值同学的话题,趣味意浓。家离大学不算太远,每周末她扛着大袋小袋东西往返学校和家。
我们其实挺羡慕她。父母是高干,一路都为她铺好路。中学上的是省城最好的重点高中,只要大学顺利毕业便马上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然而,她看起来总有那么一丝忧心忡忡。
我们实在无法理解,“你吃穿不愁,有什么可焦虑的?”
她无奈吐槽,“这英语四级是跟我杠上了,就是考不过!”也许英语真是她的软肋,每次四级考试硬是没通过。
大三开学第一天,大苓妈妈送她到宿舍,一位说话快言快语、穿着讲究的女士,“这学期主要精力放在英语,争取考过。你看**都通过了考试,可以向她们请教学习方法。”大苓直点头,默许。
接下来的日子,大苓成了宿舍最忙的人。早出晚归,备考四级。没过两个月,她失眠了。原因是做了多套模拟题怎么都考不到及格线。她生气地扔掉所有练习卷,“做那么多题有啥用,还是考不过。你们没怎么复习都照样考过了。”
我僵住了,安慰道,“你所有科目就英语相对弱一点,多花点时间准备,说不定下次顺利考过。”她焦躁地说,“我就是运气特背,要是再考不过,介绍的单位就进不去。毕业证和英语四级是硬门槛。”
“哦,这样啊~”舍友们恍然,纷纷鼓励,“注意学习方法,会有奇迹出现的。”
奇迹没有出现,奇怪的是大苓休学了。
那段时间她焦虑过度,每夜失眠,白天精神恍惚无法正常上课,开始幻想“没有四级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
新学年开学初,在班主任的指示下,我们去她家看望她。她每天都有吃药,精神稍好了许多,可以返校。她妈妈叹了口气,情绪低落,“之前没在意她的感受,给她太多的压力,人都折腾垮了。”
02正确认识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摘自焦虑心理学》
焦虑让人直观的感受就是担心,对未来没有把握的一种感受。如学生担心考不出好成绩;超过35岁的人担心失业;中老年人担心身体患有重病;青年人担心钱挣不够还贷……
这样看来,焦虑好像成了比较普遍的现象。然而,每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是不一样的,对焦虑的感受程度也会有不同。
著名的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真正妨碍人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
像文中提到的女孩大苓,屡次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了她的一个心病,焦虑的情绪让她无法化解,继而引起失眠、精神紧张,最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得不休学。
反观我们这些舍友,在面对无法通过四级考试这个问题时,没有恐慌和惧怕,顶多是担忧,将来可能会对求职就业有影响。即便是这样又如何?难道有了这些所谓的证书,就能开挂人生、所向披靡?所有的担忧和顾虑相比起未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都不是事儿……
因此,同样一件事,对有的人是小事一桩,不值得一提,对另一个人却会引起焦虑和担心。焦虑往往更多地取决于主观想法,即人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03小测试:你焦虑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适度的焦虑能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未来。而过度的焦虑则会让人失去自我,陷入恐慌和忧虑而无法摆脱困境。
下面的小测试,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根据一周以来的实际感受打分,分值计算统计后参考对应的评分表。
计分方法:
测试的题目分为正向计分题(1、2、3、4、6、7、8、10、11、12、14、15、16、18、20)和反向计分题(5、9、13、17、19)。
计分标准如下:
将20道题目的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可得到标准分。
测试结果: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倾向越明显。
得分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
得分为60~69分,为中度焦虑。
得分为70分以上,为重度度焦虑。
这项测试来源于《焦虑心理学》。测试分值只是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结语:有人说焦虑是“时代病”,身边不乏焦虑的人,充斥着焦虑的情绪。正确地认识和看待焦虑的根源和症结,适度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再跟自己纠结,逐步走出焦虑的困扰。当我们觉得累了,就去休息。当我们努力之后仍是达不到预期,就降低要求。总之,我们的态度和看法才是摆脱焦虑情绪的关键因素。
正版焦虑心理学自愈力减压心理学书籍抑郁症自我治疗书籍控制情绪的书籍走出社交恐惧症焦虑强迫症心理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6.6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