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依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如果将奖励与某件事情联系在一起,人们的兴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老人将孩子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
试想在生活中,你是否不知不觉充当着老人的角色。“如果你这次考了分,就给你买玩具”、“如果完成作业,就让你看电视”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消减,甚至改变了教育的初衷。
不当奖励会将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乏味
做一件事情需要奖励,说明事情本身不值得做,只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做。这不仅将事情本身趣味否定了,而且将有趣的事情当作了享受快乐必须要经历的痛苦。奖励在心理上完全扭曲了事情本来属性,是一种强大的消极暗示。例如:“好好吃饭,吃完饭奖励一颗棒棒糖。”孩子会认为好好吃饭就可以获得糖,不好好吃饭成了得到糖的方法与手段。
得到奖励的人会倾向于把任务评价的难以接受,把做事原因归结于奖励本身;得不到奖励的人更倾向于任务有吸引力。
不当奖励会削弱孩子做事的内部动机
哈佛大学教授尤查本科勒在《企鹅与怪兽》中写到,奖励与惩罚不总是与社会动机协调一致,这里面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来抵消掉我们的内在动机。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献血机制还是报酬制,即献血者在献血之后会得到一定的现金补偿。有社会学家发现,有一部分献血者的确受价格和市场机制影响,它们会为了钱去血站献血。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进入了志愿者献血体系。据美国红十字会统计数据,美国18至65岁的成年人中,38%的人有献血意愿,无偿献血人次超过3%,所需血液基本由无偿献血提供。
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喜欢用奖励零花钱、小礼物来帮助孩子学习。也许孩子学习确实有所进步,但是孩子不是单纯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得到奖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当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同时存在的时候,外部的激励不仅不会帮助孩子形成内在动力,还会明显地削弱它。"
不当奖励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
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尽管给孩子的奖励看似很诱人,但孩子却总是提不起劲。孩子似乎对我们给予的奖励越来越没有兴趣,就像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德国经济学家格森曾说:“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家长们奖励孩子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效地自主学习。但事实证明,孩子们只会不断地对这种奖励形成耐药性般的依赖,而不会唤醒内驱力。
不当奖励反让孩子倒退
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经常会以现金作为激励,例如:每做一次家务给予孩子5元钱。很多家长会发现,刚开始孩子还比较积极,后面孩子的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了。当家长加大奖励力度时,孩子又开始行动起来。当家长们认为孩子已经养成好习惯决定停止奖励,孩子瞬间懈怠。
年马克·莱波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奖励孩子(发糖果)进行他们原本就喜欢的活动(玩玩具),来研究物质刺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莱波博士发现,奖励孩子从事他们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结果反而会对其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一旦不再提供奖励,孩子不仅不会维持原来的行为频率,反而会降低行为次数。
这种现象叫“过度理由效应”,它表明当人们为做喜欢的事而得到奖励时,便会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待该行为。
问题真的出现在”物质奖励“上吗?
并不是,物质奖励没有那么可怕,为了唤醒孩子内心的驱动力,有时候需要外部的刺激,真正的问题是家长没有做到唤醒孩子内心的驱动力,手段太过于“简单粗暴”。
对于金钱奖励,英国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研究,德西要求学生解决一些趣味智力题。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每解一道题就能得到一点金钱奖励,而另一组没有奖励(两组学生互相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之后,给他们一个自由活动的时间。通过观察发现,没有奖励的一组学生仍然尝试解题,而另一组却不怎么在自由活动时间做这件事了。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当外部动机很强烈时,内部动机就会受到压制。
外在奖励机制更适合
针对某个想改变的短期行为
例如孩子吃饭吧唧嘴,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在咀嚼食物的时候将嘴唇闭起来,同时在孩子没有吧唧嘴的时候及时表扬或者给予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可以改变这个坏习惯了。与短期行为相比,需要孩子长期坚持的行为并不适合,比如自主学习、按时睡觉等,这些需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由物质奖励切换到精神嘉奖
只要能及时让孩子体会到做事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用成就感慢慢替换物质奖励带来的动力。初期的物质奖励就没有问题,但是不能一直靠物质维系。
在《妈妈是超人》里,胡可的两个儿子因为争抢玩具发生了争吵。
面对妈妈质问时,哥哥安吉选择了撒谎。胡可没有指责,只是再次问了一遍,并给出了奖励:“诚实的孩子,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安吉听完,立马承认自己的错误。胡可随即也用一个爱意满满的亲吻,在安吉脸上印出一朵小红花。
物质奖励多为消耗品,而父母的鼓励、拥抱和亲吻,这些精神上的满足却会在孩子记忆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迹,有助于帮助孩子自发地形成对事物的热爱。
奖励针对孩子具体的行为,
而不只是某个结果。
为了详细证明哪种奖励最有效,哈佛大学教授福莱尔在年做了一项复杂的研究。分别来自4个城市、余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参与。
在这4个城市中,芝加哥和纽约按照“产出”给予奖励,这两个城市的学生按照考试成绩获得奖励,相应的成绩可以获得一定的奖金;
而华盛顿和达拉斯的学生依照“投入”给予奖励,达拉斯的学生只要读完一本书,就是能得到两美元;华盛顿的学生根据上课投入、作业完成之类的行为标准给予奖励。
结果发现,纽约的学生成绩提高非常有限,而芝加哥的学生在考试中成绩有提高,但在学年末的标准测试中与没有奖励的学生没什么差别;
华盛顿依据学生行为情况予以奖励,结果在标准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达拉斯的学生靠读书获得奖励,结果不但在标准测试中阅读一项成绩突飞猛进,不少学生在停止奖励的第二年,仍然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
家长在给孩子制定奖励时,需要更多注意孩子的投入和努力。让孩子享受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只追求最后的结果。对孩子来说,进行“投入奖励”是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因为做出了哪些努力才获得的奖励,而不是毫无过程指导的追求结果,比起“产出奖励”所规定的模糊目标,他们会更有动力、目标和方向进行努力。
真正能够激励孩子的只有他自己
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指出:物质奖励说到底只是一种保健因素,只能保证员工不发牢骚,将工作积极性维持在一个基准水平上。但它是无法让员工满意,从而高热情地投入工作的。
想要孩子真正、真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还得从激发他的“内驱力”入手,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物质奖励再有效,也只是一种外力,我们还是需要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提升孩子内驱力的方法,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