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美食节”上,孙先生掌勺,以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炸猪排惊艳了全场。从捶打猪排、蘸上面包糠,到下油锅、用筷子翻面煎炸,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厨风范尽显。随即,新鲜出炉的炸猪排瞬间被大家争相品尝,收获了所有人的好评。
这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品牌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合作的康复医学科,主打德国神经康复模式。这场“赏花美食节”,就是该科室诸多精彩纷呈的康复活动之一。
孙先生在“赏花美食节”活动中
眼前的孙先生,刚来霁达康复时,曾被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属于德国康复模式的C阶段患者,即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由活动,仍需要护理的帮助。
就是这样一名患者,从入院时无法站立,到出院时自如行走;从起初一行一言需要帮助,到最终独立完成日常活动;亲切随和的孙先生,成为了霁达又一位“优秀的毕业生”,完成了入院之初的康复目标,重新回归幸福的家庭和生活角色。
霁达康复和由其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所秉持的“德国康复模式”,将百年康复理念和经验引入,用了两年时间深深扎根。
近期由霁达康复和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共同发布的《-年度康复临床成果及质量报告》,不仅呈现了两年来的临床成果,也展现了德国康复模式的全貌。正如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首席康复医生舒乐博教授(Prof.PaulSchnle)所说,中德两国的国情及卒中患者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如何将优质康复标准“引进来”的同时,让其“站得住、立得稳”?为此,霁达康复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康复人群的“霁达模式”,并证明其是行之有效的。
“霁达康复模式”的秘诀一:
患者阶段与健康状态的判定对于卒中康复尤为重要
孙先生入院时站立困难
来之前,孙先生自患病起一直长期卧床,从未尝试自行坐起或站立,语言方面也有所损伤,而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大部分都需要在家属的协助下完成。
入院当天,临床团队对其肢体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评估:
第一,肌力不足;
第二,站立时平衡能力不足;
第三,协调功能差。
医生廖华表示,患者阶段与健康状态的判定,对于卒中康复来说,尤为重要。卒中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措施不同,康复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面对已经具有一定功能的C阶段患者,强化机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是康复的重点,需要根据患者的诉求及日常生活,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康复目的。
“没有更高的要求,就是希望他能够尽量像以前一样过日子……”这是孙先生老伴最朴实的愿望。在了解了孙先生平时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之后,医护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康复目标,包括行动自如,实现短途旅行;恢复简单维修能力;烧菜做饭……
自此,孙先生便开始在医护团队的帮助下,开启了一路冲破重重关卡、争取顺利毕业的“霁达康复模式”。
入院第1周,孙先生独立完成从卧位到坐位的转移。入院第2周,孙先生在帮助下站立挪步,但有些脚抖。入院第4周,孙先生手扶轮椅自行站立。入院第6周,孙先生独立相对稳健地展开步行。
趁胜追击!临床团队进一步调整方案,加强训练,3个月后,孙先生在6分钟步行测试中,不依靠任何辅助工具,成功行走了米,相较第一次进步了米!
孙先生从自主站立困难到自主轮椅站立并行走
“霁达康复模式”的秘诀二:
团魂作战决胜“不可能”
孙先生参加团体运动会
至今,孙先生对首届欢乐运动会仍记忆犹新。历经3个月的治疗,他参与了拍球行进、跨栏比赛等考验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项目,在与其他患友一起“争先恐后”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团体治疗里,我收获了以前一对一治疗时难以收获的快乐和成就感!”“我喜欢争第一的感觉,比赛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感觉我又回到了以前和朋友在一起哈哈大笑的时候!”说起参与过的团体治疗体验,孙先生乐不可支。
团体治疗是指将功能状况相近的患者组成一个“3-5”人的小组,通过治疗师的设计安排,共同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需要组员互动、互助和比赛,让患者能在完成训练的同时,功能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回归社会,从回归团体开始。”舒乐博教授表示,在德国,团体治疗是中风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引进德国百年康复经验的霁达,更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开展了众多与众不同的团体治疗项目,赢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好评如潮的口碑。
球类运动,户外活动,医疗体操,自我介绍,传统游戏,平衡小组……面对“中风瘫”的窘境,中国的患者常常依赖于家属的帮助,被动进行康复训练,但这往往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团体治疗的方式,却能够通过趣味的活动,将患者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结伴而行,在良性竞争中,共同学习康复方法,提高参与度,加快康复进程。
腿部锻炼一直存在瓶颈、在进行一对一站立跨步练习时常常因为不敢尝试而放弃的老李,在参与站立小组的治疗中,在患友的鼓励下,在氛围的带动下,成功迈过了心中的“大山”,顺利完成训练。
吴阿姨的精细活动
吴阿姨很喜欢画画、剪纸等手工课。平日里,治疗师组织的团体作业治疗课程,她更是当仁不让的积极分子。在她的带动下,其他患友也变得感兴趣起来,纷纷交出有趣而生动的作品吴阿姨的积极参与不仅使她自己的上肢精细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她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还带动了更多患者走出苦闷,接触到缤纷多彩的世界。
康复的过程就像漫长的旅程,一个人的前行总是孤独而焦急的。但团体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创新、用心、多元的团体治疗课程,让患者和患者之间一起经历成长,激发他们对康复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在康复这条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愉悦,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回归所爱,再次构建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霁达康复模式”的秘诀三:
生命之所以宝贵,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生活中,维修小器具、小零件,是孙先生以前的一项小爱好。脑梗后,他的右侧手部功能严重受损,让他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此,临床团队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格外重视,安排了多种训练课程和活动。
在作业治疗室的患者作品展示柜上,不乏孙先生的杰作:毛毡小包、裁纸花、扎染围巾、插花瓶……都是他在康复过程中完成的“小作业”。
孙先生作品集
由于孙先生患有“肩手综合征”,患侧手常常出现浮肿、疼痛,触觉也不太灵敏。对此,临床团队为其采用了物理因子疗法,通过激光照射、超声波疗法、低频电刺激等,促进消炎消肿,有效止痛,锻炼肌肉。
此外,为了增强孙先生的触觉,临床团队还开展了多项训练:
蒙眼触摸不同物体,通过手部感觉辨别,找出相应的东西;先后触摸热水和冰水,锻炼手部对温度的敏感性;丰富多样的手部训练课程,让孙先生的手功能有了质的飞跃,出院以后,他又重新变回家中的维修大匠啦!
治疗师长桑贤明表示,孙先生是一位非常配合的患者,他总是高效地完成我们设定的康复计划。同时,家人给予的鼓励与支持对他的康复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对不同的个体、倾听不同的声音,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充分尊重与重视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诉求和以往的生活经历,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康复治疗项目和策略,这种治疗方式被霁达康复称为“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
从个人生活自理活动,诸如洗漱、如厕、洗澡、穿衣、独立转移、进食等,到常见的生活活动技能,包括过马路、上下汽车、厨房工作、做针线等,再到为有回归社会需求的患者所设计的超市购物、电脑使用、高尔夫项目等康复训练,皆是霁达康复为患者设计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内容。
吴阿姨在入院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独立和回归正常生活的愿望,临床团队根据她的年龄特点和未来的生活场景,特别制定了一套“防摔倒”训练方案,比如让吴阿姨学习如何在狭小空间中移动、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从地面上捡起东西等。
日渐熟练的吴阿姨,出院之前不仅实现了独立行走的目标,并且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及跨越、躲避障碍物能力也大幅提高,家人们对她日后的生活及日常安全也更加放心了。
“我得赶紧回去上班!公司几十号员工还等着我呢!”为自己设立了比生活自理更加远大的目标的沈先生,作为一名企业家,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基于此,治疗团队围绕着这一目标,通过大量的计算题、应用题来训练沈先生的认知能力。
慢慢地,沈先生逐渐能够独立阅读题目、列式解答并计算出正确答案。不仅如此,沈先生对于其他问题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
恰如作家毕淑敏曾言:生命之所以宝贵,不在于它只有一次,而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结语
卒中康复越早启动效果越好
人生就像一场拉力比赛,虽然中风可能让我们偏离赛道,但是康复治疗是我们得以回归生活正轨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我国现有患者卒中患者1,万人,作为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脑卒中每年会“吞噬”掉我国约万人的健康,每年有万人死于卒中。
舒乐博教授在谈及《-年度康复临床成果及质量报告》的初衷时指出,“我们希望借助临床数据,让更多的医生、患者和家属意识到,中风后生存的着眼点不应仅局限在保存生命,还要尽早且最大化的恢复功能,提高生活品质,重返社会,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他强调,脑卒中6个月以后也不能放弃治疗,康复治疗仍可带来获益的可能。
早期巴塞尔指数改善率
该报告显示,卒中发病后6个月内,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早期巴塞尔指数改善平均值高达78.6%!这印证了霁达康复一直以来所秉持的“卒中康复,越早启动,效果越好”的科学理念和骄人的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