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学生背景
F同学,10岁四年级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习习惯差。考试之后不写作业,上课看漫画,和老师顶嘴,回到家就玩游戏、看视频;上课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弱,对英语课的排斥,不喜欢学习英语,英语成绩相对较差。
2.情绪管理能力差。有时候任性,脾气暴躁,容易将情绪带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开心的时候,课堂表现不佳,三心二意。
3.行为习惯差。亲子关系融洽,但是父母工作较忙,跟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因此也受到同龄儿童不良行为的影响,例如会说脏话、说谎话;从小习惯较为懒散、拖拉,爱耍小脾气,喜欢讨价还价,拿学习做交换,爱耍小聪明,为了避免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会找较多借口。
4.人际边界感弱。跟同学交往过程中边界不清,有些调皮,会因此与部分同学有一些摩擦冲突。
咨询分析
原因分析
学生因为网瘾,耗费大量心思在游戏上面,直接影响学业成绩,导致学业困难,产生厌学情绪,典型表现就是不做作业,或者作业拖拉。
1、观念意识很重要,在认知层面需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F同学自我管理能力。
2、趣味教学,结合心理疏导,降低孩子对外语学习的排斥程度,逐渐增强学习动力。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传,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更是需要家长及时的觉察与调控。
判断依据
1、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2、妈妈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矫治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3.建构学生力量感
4.抗挫折训练
5.情绪控制训练
6.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调整历程
1、通过心理辅导,疏导情绪并调整认知。
前期工作考虑从戒除网瘾入手,以新代旧,从学生喜好入手,以拓展其兴趣爱好。其次,在认知层面需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认知行为疗法:
(1)结合日常事件,了解自身认知特点及思维方式;
(2)确认其中负面或者不合理的认知,以及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3)寻找合理的思维方式。在咨询过程中,结合面谈、投射测验以及作业等多种形式,针对个案学习习惯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展开工作。
2、清晰学习动力、消除学习焦虑、重建学习信心。
F同学的英语较差,前期趣味教学结合心理疏导,降低孩子对外语学习的排斥程度,逐渐增强学习动力;
其次,根据F同学现有水平,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稳步提高F同学学业成绩,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强化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最后,根据F同学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最大限度让F同学吸收知识的效果。通过快乐教学,提高学业自信。
3、通过行为训练,增强环境适应性。
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思维方式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对于规则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是依然需要对事物内容进行具体化,比如规则形成过程中,想要求孩子不说脏话,需要明确孩子常说的哪些内容属于脏话。
小学儿童的概念形成尚不成熟,虽然逐渐从事物的直观属性中解放出来,逐步形成深刻而精确的概念,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概念。
虽然可以说出某一概念,实际上并不真正理解这个概念。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让个体经历亲身体验之后再告知,具体事件的经历对于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对于儿童积极行为可以采取代币制(通过积攒小红花或者累计好评换取奖励)等方式予以奖励,对于消极行为一定要及时的给予惩罚或者消退,前者对新出现的消极行为效果更好,后者对于长期保留下来的消极行为。
4、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后期反馈
1、改善了学习习惯,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2、能够遵守约定,上课态度逐渐转变,课堂效果有成效,课表册本周全部达优;
3、价值观念逐渐转变,对于规则的遵从内在意义上逐渐能够认可和接受,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约定,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能够自觉监督;
4、通过心理学面谈技巧的使用,孩子自己也认识到之前对待老师的方式是不礼貌的,自己认为在扶禾收获了学会尊重长辈!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力量来源,来自家庭的鼓励与支持会成为个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当前F同学而言,本身特质非常聪敏,对于外界的信息,有自己的想法与理解。
对于家长的行为会进行自己的加工与内化,所以长辈需以身作则,这种模范作用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引导性作用,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己的要求。
1.观念形成,意识教育,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首当以身作则;
2.陪伴、监督,边界清晰,对于孩子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坚决不可敷衍让步;
3.奖惩分明;
4.继续灌输规则意识,制定新约定!
1.您的孩子有案例中类似的情况吗?
2.您觉得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或上述原因分析中,你中了几点?)
3.您觉得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
4.您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助自己和孩子成长吗?如果没有,可以有哪些求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