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心系“上山”的人走了,而他胸怀“大我”、为*和人民事业恪尽职守的精神将永驻人心。
9月20日0时37分,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2岁。追悼会上,为了工作从未停下脚步的他终于可以休息了。他静躺在鲜花丛中,在“万年上山”的怀里睡得安详。
年6月,徐利民出生于浦江县白马镇。年8月参加工作,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徐利民同志初心不改,始终自觉践行*的宗旨,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他从基层一步步成长,历经多个重要领导岗位,始终充满激情、敢闯敢干,为浦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得知徐利民去世的消息,他生前的同事、亲友都深感悲痛,难以释怀。大家表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徐利民同志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格,忘我奋斗、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积极深耕主业,为推动实现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贡献力量。
“我爸爸至少是一颗好的螺丝钉”
“今天是9月22日,最后一次见到我爸爸就是三年前的今天,我们在机场告别。要说命运弄人,可能就是这种时刻。”得知父亲突发重病,在外求学的女儿徐子涵匆匆赶回,因疫情隔离,父女俩最终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由于聚少离多,女儿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何总是那么忙。
“年12月,县委正式下文成立‘上山文化’领导小组,我因各种机缘巧合出任常务副组长。或许有缘吧,三十年前我从农校农学毕业,就与上山稻作相连了,这也意味着我必须担起上山具体谋划的责任了。”这是徐利民生前写下的一段工作笔记。在他接手并分管上山工作的短短三年间,“万年上山”成了轰动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IP。
“有一回听徐部说起过,他已经动笔写了二三十篇自己眼中的上山文化大事记。这些就像他的宝贝一样。”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方黎晨眼中,徐利民钟情上山,以自己能投身“上山文化”工作为荣,也是他认为一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他的感染带动下,宣传部的每一名干部几乎都成了上山的代言人。
今年5月13日,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第一次工作例会在浦江成功召开,“上山文化”遗址正式踏上“申遗”路。由徐利民亲自把关、修改、审核的《上山文集》,作为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第一次工作例会的赠书,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好评。
为了把“上山文化”研究宣传相关活动和文章汇编成册,徐利民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单单纸质稿的修改都不下20稿,这些都是徐部的修改笔记。”县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工作人员张崇煌表示,正是老部长日复一日倾注的无数时间和精力,才得以推动“上山”向申遗挺进。
“办公室还是像往常一样打扫,总希望徐部还会回来。”在徐利民的办公桌上,分门别类地摞满了一份份关于“上山”的材料,一伸手就能取用。夹着笔的工作笔记翻在最后一页:“上山申遗必须坚定信心”。这是徐利民自勉和交付的最后一句话。
徐利民用真情打动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考古学泰斗”严文明教授,两位老者分别主动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远古中华第一村”,推动“上山文化”在知名度和联合申遗上取得长足进步。
三年间,徐利民清晰勾勒出未来15年上山申遗与建设的路线图。前两年的计划如期完成:年,举办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立“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年上山考古特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国萍一直不敢面对徐利民离开的事实,“我现在走到上山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看到徐部长的身影。觉得他可能会突然出现在某个地方,然后就跑出来了,跟我说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
“大部分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颗螺丝钉。而我爸爸,至少是一颗好的螺丝钉,是一颗善良、勇敢、热于奉献的螺丝钉……”而今,困扰在徐子涵心中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
“跟他的名字一样,有着一颗为民心!”
今年夏天,浦江遭遇严重旱情,虞宅乡却因为有着深清源水库,顺利挺过了这次几十年不遇的大旱。
十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当时的人们饱受缺水、缺电的困扰。徐利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清源水库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张海平在水库大坝上追忆往事(资料照片)
为了节约经费,时任虞宅乡乡长的徐利民和原虞宅乡农办主任张海平头戴笠帽、人手一把割刀,一路披荆斩棘踏勘地形,来来回回排摸了上百趟,才最终确定下水库的建设位置。
“从大坝到库尾,步行来回至少要一个小时。有时候一天都要进出好几趟。”在寒来暑往中,俩人风雨无阻。张海平对当时的艰苦岁月记忆犹新,徐利民却从不言苦,始终“钉”在水库建设上。
回忆起在虞宅工作的30年里,张海平认为深清源水库是投资最少、受益最大的一个利民工程,“跟他的名字一样,有着一颗为民心!”。
如今,这座库容达65万立方米的小(Ⅱ)型水库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1万多人口的饮用水问题,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得知徐利民去世的消息,虞宅乡西山村的老支书邱源枢泣不成声。老邱家中两个儿子身患残疾,家庭生活困难。在虞宅任职期间,徐利民经常去他家走访。尽管工作已有数次变动,可每回路过西山村,他都要找老邱坐上一会儿。
去年,徐利民到西山村对县宣传系统趣味运动会作赛前动员。活动间隙,他像往常一样拨通了老支书的电话,两人在老邱家中聊了一个多小时。
离开老邱家后不一会儿,徐利民又折返回来,递给老邱一个元的红包,让他补贴家用。“领导口袋里都不装钱,当时他应该是去跟别人借了钱再回来的。”当了28年村支书的邱源枢对徐利民的好念念不忘。
生于农民,馈于百姓。除了乡村发展,事关浦江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大事小事,徐利民的骨子里更是有着一种浦江人特有的实干和硬气。
浦江本土作家张顺学积累了大量富含乡土气息的故事,前前后后修改不下百次。徐利民多次找到他,鼓励他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并发表。终于在年,作家出版社同意出版他的小说《童谣里的燕子》,但在资金上却遇到了难题。
眼看着倾注了30年心血的小说无法面世,张顺学心有不甘。当时存在资金缺口9万元,县里又暂时没有相关的配套*策,小说的出版之路近乎渺茫。
在一筹莫展中,恰逢县委宣传部出台了《浦江县促进文化产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对张顺学而言不亚于雪中送炭,“当时我就认定了徐部也是有颗文艺心的人!”
“这个文件能够出台,我可以肯定地说,主要是徐部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县文联主席方汶表示,这个*策的出台需要多部门沟通协调,存在诸多困难问题。徐利民的决断和担当,为全县文艺事业迎来了众多可喜的局面。
“你就像一头埋头苦干的拓荒牛!”
县委*校常务副校长李文戈与徐利民相识于二十多年前。彼时,徐利民作为报道组组长抽调到浦江县学习教育办公室。
“我们一起伏案作文,一起咬文嚼字,常常为了一个标题斟酌来斟酌去,甚至为了一个字推敲来推敲去……”在李文戈眼中,徐利民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要做就做最好。
有一回,两人共同合作的新闻《百个金点子飞入百姓家》登上了《金华日报》头版头条,身为新闻写作新兵的李文戈乐开了花,徐利民边表扬边为李文戈打气,希望今后多合作,写出更多为浦江发声的好作品。
时间久了,俩人因文字结缘,成了志同道合的笔友、挚友。李文戈在《回忆利民同志》一文中写道:“你就像一头埋头苦干的拓荒牛,不发出一点声响;你更像一个即使看见微光也敢于踏歌前行的勇士。”仿佛丢失了一位儿时玩伴,字里行间透露着无穷的惋惜和不舍。
虽然年轻时学的是农业,但在大家眼眼中,徐利民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在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总能及时伸出援手。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县农产品的线下销售情况与往年相比并不乐观。去年底,浦江乡村振兴直播节暨首届网络文化节在虞宅乡新光村举行。现场,徐利民走进直播间,化身网络主播为农民朋友在线吆喝带货。
一直来只顾专心制作梨膏糖的李清标怎么也不相信,对着手机说说话就能把货卖出去?徐利民不仅“亲身上阵”,教李清标如何寻找镜头感,还替他逐字逐句想好卖货的广告词。
短短5天时间,李清标家的梨膏糖卖出了4万余元,他终于明白了徐利民的用意。如今,李清标也成了一名爱琢磨“流量”的网络主播,还带动身边的农户一起开展线上卖货,有效拓宽了多种农产品销售渠道。
“那一抹破晓的黎明之光——就是利民!”
浦江有着众多“名片”,而其中最“靓”的,要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浦江经验”。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现有网络渠道的投诉响应机制,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徐利民突发奇想:“能不能让基层矛盾从投诉到解决实现一站式闭环?”
想明白了就坚决干。年6月,徐利民大力整合热线平台、*协网络监督、网上信访、浦江发布等8个网络问*板块功能,推出“民情暖哨”网络综合治理平台。
在上线小程序的迭代升级中,不少修改意见都是由徐利民提出并亲自测试完善。网友可通过“清朗浦江”平台反映防疫漏洞并提出建议,助力各主管部门精准排查“风险点”,守好各道“小门”,为战“疫”赋能。同时,为方便老年人参与,还专门开发了语音投诉模块。平台上线至今,共收到民情诉求2万余条,诉求总体处理完成率达99.8%。年,“民情暖哨”工程成功入选金华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和金华市*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最佳实践案例。
自治水拆违以来,浦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何去何从?新兴产业发展该怎样精准定位?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是否仍有治水拆违时那般充足?
面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徐利民主动向县委主要领导要“考卷”,集结多方人马,重磅推出“奋力赶超干在今朝”系列述评,犀利的字眼彰显了刀刃向内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阅读讨论量累计30万+,收集到的优质意见建议超过条。系列述评的推出,实现了浦江媒体在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零的突破。
“发展必须快起来,思想必须紧起来,工作必须冲起来,担当必须硬起来”的声音越发响亮,“发展没有旁观者”成为越来越多新老浦江人的共识。而在这个“爆款作品”的背后,是徐利民在挑灯夜战中成百上千次的推敲和修改,他总说:“宣传思想工作所凝聚的能量,胜过千*万马。”
徐利民去世的第二天——9月21日,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圣火采集暨首站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举行。
拼搏进取,敢为人先。万年前上山人的精神特质,在熊熊圣火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或许,这是对他离去最好的慰藉。
待越过这个冬,“上山”的风拂绿阡陌城乡,丰安大地生机勃发。有人说:“那一抹破晓的黎明之光——就是利民!”
更多权威资讯,请下载诗画浦江APP
记者
陈淇耀陈好郑力
编辑
吴晓阳
原标题:《生命之歌彰显公仆本色——追记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