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华医生作为传统音乐电台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接到某国内最大的在线音乐平台的咨询请求,希望笔者可以根据在传统音乐电台的工作经验对其音乐App的内容生产和战略方面给予一些帮助和建议。在经过与该在线音乐平台的总经理和集团副总裁深入交流后,华医生给出了战略建议。目前,华医生的战略建议在该在线音乐平台基本都得到了落实和执行。
现将战略建议隐去具体名称,发出精简版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战略建议
1.给音乐APP在年布局的十个战略建议:
⑴形象战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
⑵版权战略——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
⑶技术战略——精准的推荐算法:在对的时间、播对的歌、让对的人听见;
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快速参与。
⑷社交战略——重塑“发现”与“分享”。
⑸年轻战略——从年轻用户的焦点出发。
⑹体验战略——去除冗余,持续优化产品逻辑,追求极致简约、流畅的使用感受。
⑺联盟战略——异业联盟,实现音乐APP全面落地。
⑻价值战略——创新设计,挖掘可供转化的利润价值。
⑼产业战略——从“音乐+”打造全音乐产业链条。
⑽融合战略——内容推广营销产业,内部运营在人力与结构上的融通与协同。
2.上述战略的可行性需经全体中层讨论并交集团领导审定后执行。
3.建议每项战略均由相应负责人进行讨论、拟定执行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周形成战略简报上报集团领导。同时设立融合工作负责人一名,负责协同所有战略的融通和协同。
二.战略简述
1.形象战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
目前,音乐APP的形象包含:
⑴产品标识语:“********”,向用户传递的是年轻、专注、个性化的音乐态度。
⑵产品LOGO:三色构成的扁平化图标,清新的音符形象紧扣音乐的定位。
⑶活动形象:各种音乐类的活动,例如音乐APP盛典、各类音乐直播等。
⑷内容形象:各类歌单、电台、专栏、榜单等。
建议音乐APP年开始,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的目标去打造新的形象,具体建议如下:
⑴设计推出全新产品标志语。主打“发现”与“分享”音乐,突出强大的版权音乐库和社交互动的特色,同时凸显年轻的音乐态度。
⑵做好产品形象定位与包装。按照年轻的定位,设计推出音乐APP每月推广主海报画面,主题可以是“歌手”、“星座”、“热门流行事物”或者“一句话音乐态度”,也可以设计各类主题宣传,例如:和歌手共同支持正版、音乐“付费”更精彩等,在各种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
⑶策划“事件”。让音乐APP做成各类“事件”的主角,大大提升音乐APP的曝光率。例如:设立Pop-upshop、机场演唱会、无人机快递唱片。
⑷建立传播路径群。与各大社交网站、社交软件、新闻App、论坛、贴吧、空间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音乐APP官方账号,梳理音乐APP转播路径群清单,做好日常维护、以便有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随时快速推出。
⑸重视落地。一是重视在线下的宣传露出,例如户外广告、地铁广告、车身广告、电台电视广告等。二是注重与各类演出公司、唱片公司、票务公司的合作,以资源互换的形式达成各类线下实体露出。
2.版权战略——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
目前,各家音乐App都纷纷注意到版权的重要性,音乐APP在这方面有独家性和领先性。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建议音乐APP居安思危,进行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建立自己的版权战略。
3.技术战略——精准的推荐算法:在对的时间、播对的歌、让对的人听见。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快速参与。
⑴歌曲库的标签式管理
对于音乐APP来说,实现精准的推荐算法需要从底层的歌曲库的管理着手,而歌曲库管理的思路是通用标签式管理。专业、全面歌曲的通用标签可以帮助音乐APP更好地生成用户需要的内容,并为未来更多音乐内容的自动生成提供通用的接口。对于音乐APP的歌曲库通用标签设计,建议采用如下设计:
序号
标签名
二级标签
特别说明或扩展用途
1
歌名
版本信息(若有,例如电台版、DEMO版、DJ混音版等)
可用于特别主题的文字检索。
2
歌手
演唱者1、2、3、4、5……
3
歌手国家或地区
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
曲库内有多少个国家的演唱者,就有多少的二级标签。
4
语言
普通话、粤语、闽南语、英文、日文、韩文、法文、泰文、无语言……
曲库内有多少种语言的歌曲,就有多少的二级标签。
5
歌手角色
男性、女性、男性组合、女性组合、男女组合、群星
6
作曲者
可用于自动生成作曲者作品赏析等用途。
7
作词者
可用于自动生成作词者作品赏析等用途。
8
歌曲年份
记录歌曲第一次公开发行、收录入专辑的年份。
9
所属专辑
记录歌曲第一次公开发行并被收录入的专辑名称。
10
唱片公司
11
版权信息
记录版权相关信息
12
情绪
1、2、3、4、5
1-十分悲伤、2-伤感、3-正常、4-快乐、5-狂喜。
13
活力
1、2、3、4、5
1-十分缓慢、2-较慢、3-中速、4-轻快、5-很快。
14
节奏
SS、SM、SF、MS、MM、MF、FS、FM、FF
标记歌曲起始与结束的快慢,用于歌曲衔接的参数。本参数可以使歌单更流畅,具体用在电台、歌单推荐等功能。S-慢速、M-中速、F-快速。
15
时长
以“N分N秒”形式记录
记录歌曲总时长。
16
前奏
以“N秒”形式记录
记录歌曲从开始到歌手唱出的第一个字的时长,并标记在歌曲播放进度条,以便于用户迅速拉至歌手开唱位置。
17
副歌开始
以“N分N秒”形式记录
记录歌曲从开始到歌手第一次唱出副歌的第一个字的时长,并标记在歌曲播放进度条,以便于用户迅速拉至副歌位置。
18
尾旗
以“N分N秒”形式记录
记录歌曲临近结束、渐弱时的位置,用于电台、推荐歌单等播放情景下与下一首歌曲的播放衔接点,让音乐播放更润滑,避免歌曲与歌曲之间尴尬的几秒钟空白。
19
BPM
一般为40-的数字。
记录歌曲每分钟节拍数,需要用软件自动分析生成。用于对于节拍有特别要求的音乐内容生成。
20
歌曲流派
流行、嘻哈、摇滚、电子、民谣、RB、民歌、轻音乐、爵士、古典、乡村、蓝调……(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扩充分类)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将持续更新、丰富、细化。
21
歌手知名度
1、2、3、4、5
1-几乎无人知晓、2-小众歌手、3-普通、4-较有名气、5-几乎无人不知。
22
歌曲熟悉度
1、2、3、4、5
1-几乎无人知晓、2-小众歌曲、3-普通、4-歌词或旋律较熟悉、5-旋律或歌词几乎无人不知。
23
主题
新年、腊八、春节、情人节、元宵节、假期、春天、奥斯卡、奥运会、亚运会、女人节、植树、航海、踏青、幸福、环保、愚人节、读书、童话、清明、雨水、晴朗、阴天、地球、马拉松、飞行、儿童、劳动节、自由、青春、夏天、微笑、母亲、家庭、电影、旅游、端午、高考、海洋、游戏、漫画、动画片、公益爱心、父亲、建*节、香港回归、月球、清凉、友谊、建*节、男人节、七夕、开学、老师、和平、秋天、国庆节、中秋、动物、祝福、重阳、冬天、雪、感恩、足球、圣诞。
每首歌曲给予一定的主体标签设定,以便于未来自动生成相应内容的推荐歌单和电台。主题标签与现有音乐APP的电台音乐分类进行整合,以便于更加强大的个性化推荐能力。
24
歌曲下载量
近一个月下载量、近三个月下载量、近半年下载量、近一年下载量、近三年下载量、近五年下载量
歌曲下载量表达用户对于某一首歌曲的喜爱程度,与用户音乐喜好和购买愿望成呈相关。
25
歌曲在线播放量
近一个月播放量、近三个月播放量、近半年播放量、近一年播放量、近三年播放量、近五年播放量
歌曲在线播放量表达用户对于某一首歌曲的喜爱程度,与用户音乐喜好和流行音乐趋势呈正相关。
26
歌曲被评论数
歌曲被评论数是指截止当下为止的歌曲被评论的次数,与歌曲引发用户的共鸣度有关,显示歌曲的“走心”程度。
以上的通用标签可以自由搭配自动产生不同的主题电台,也方便内容团队制作更多的PGC主题内容。例如:
“请回答”
“林夕词作赏析”
“港乐20年”
“上华唱片二王二后情歌大赏”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方大同的音乐编年史”
“日本漫画热门OP展”
“在姚谦的词里听见自己”
“和LeeHom的日本旅行”
“高端Low?人人都爱EDM”
“那些走心的小众民谣”
“李荣浩创作集”……
⑵关于“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优化
对于“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优化目标是精准推荐用户喜欢的歌曲,并为用户提供一种“不期而遇”的“意外”的美感。优化思路是充分使用歌曲库标签,结合下列条件,形成精准算法,并不断总结优化:
①通过用户下载歌曲、近一个月在线播放歌曲、搜索记录、评论歌曲的记录,分析用户听歌的喜好:歌手、性别、语种、能量、情绪、年份、流派、知名度、熟悉度、主题等,生成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
②按照①所述方式获得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后,以此作为限制条件在歌曲库内筛选生成。本步骤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