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授课,既能够充分凸显小学教材的连贯整合性,又能够引领学生学思结合、有效互动。教师也要做好学习提升工作,把握学生兴趣特点,进行科学引领,以信息技术与家长有效交流,与同行沟通对话,为学生搜集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方法,使信息技术本身的助学价值充分发挥。同时,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共成长意识,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效助力。
(一)创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算法不需要学生生硬记忆,很多问题都需要加强数学理解。教师要善于创建情境顺利引出问题模式,并通过恰当的任务设计,引领学生问题突破、思维创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极强的求知欲和灵活的变通意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一些复杂数学知识有效转化,营造鲜活生动课堂教学氛围。以分数的加减这个部分为例,与整数部分相比,这部分学习的难度较高。在课堂正式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字资源的应用,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探究欲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并以信息技术模拟出生活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尝试有效思考。
有了课前铺垫之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道具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数学理解,说一说分数的加减法。这样的学习互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同时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有效转变,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在操作实践演示中,让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缜密,数学问题探究的角度也能进一步拓宽。结合学生的讲解,教师再用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算理完善补充,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就能顺利突破。教师还可以借助虚拟实验道具,再进一步创设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灵活变通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借鉴、有思考、有创新,进一步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鲜活、好玩。再比如周长、面积等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动画视频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动画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图形面积、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和梳理归纳。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升数学技能,学生对数学之美充分感知。
(二)搭建认知支架,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的前后关联性非常强,而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又比较小,前期所学的很多知识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容易遗忘。这样在后续知识呈现的活动过程中,如果直接抛出,学生会感动较难理解。先让学生回顾一些基础性内容,能有效搭建认知支架,让学生有层次有借鉴的来学习迁移,可以更好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前后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可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将前期授课所使用的微课有效调用,还可以调出学生当时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进行重点节点的回顾。在旧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就可以让新课顺利引出。交换律和结合律是数学的两个核心知识点,对于整数、分数、小数算法及字母项合并都适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基础的运算题目,如25+18与18+25;帮助学生理解交换律的日常应用。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让学生尝试25+18+15,先直接运算,在变换位置先算25+15,看看结果和计算难度层面有哪些变化。
接着再几个数连加,让学生分别尝试不同的算法。从整数再延伸到简单的小数运算,训练的难度逐步加大,学生不自觉地就进行了数学思维的迁移与运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对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有效的探究。尊重学生认知基础,进行形象直观方法讲授,让学生真正能够听得懂,灵活用。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主动思考,生动理解。此外,很多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规律,接着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学做合一,更有利于学生灵活理解。比如,在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中,教师先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接着教会学生图形的画法,让他们再通过纸片、画笔、剪刀,绘出相应的图形,折叠、裁剪、拼凑,进行图形创作。既能让学生有效实践,又构建了恰当的认知台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让几何模型变得直观具体,可以深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三)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方法引领数学
高效课堂不仅需要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扎实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难免注意力分散,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对知识点理解出现偏颇的。一些知识点的遗漏,极易影响学生自身学习思维与应用意识的连贯性发展。借力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对教师依赖的心态,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搭建有效的平台。教师可以将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群组,让学生对照微课,提取知识重点,掌握数学算理,又能够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实现学习提升。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延伸资源的探索,帮助了解丰富数学文化,